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3 >

脑转移瘤18F-FDG PET/CT和MRI的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 程楠 ; 王振光 ; 李大成 ; 武凤玉 ; 刘思敏 ; 卢璐祥 ; 陈成成

摘要:目的 探讨脑转移瘤18F-FDG PET/CT和MRI的表现特点并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脑转移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和MRI扫描或(和)MRI增强扫描,PET图像上将病灶摄取18F-FDG程度分为4级。分别由2位资深的核医学医师和影像学医师双盲法阅片。结果 32例脑转移瘤患者共确诊63个转移病灶,PET/CT检查诊断为脑转移瘤29例,共发现病灶48个,诊断准确率76.2%;MRI扫描诊断为脑转移瘤30例,共发现病灶数59个,诊断准确率93.7%。18F-FDG放射性摄取程度0级、1级、2级、3级分别占35.4%、14.6%、8.3%、41.7%。MRI检查中有78.0%(46/59)的病灶呈稍长或等长T1,长T2信号改变。结论 18F-FDG PET/CT和MRI诊断脑转移瘤各有优势及不足,要综合分析各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脑转移瘤的认识并准确诊断。


关键字: 脑转移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18F-脱氧葡萄糖 磁共振成像


上一篇:椎管内皮样囊肿破裂后脂滴进入颅内的MRI诊断
下一篇:低颅压综合征的MR诊断及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