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3 >

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亚型的临床及CT表现特征

作者: 国小钰 ; 施珏倩 ; 柯淑君 ; 于红 ; 刘士远 ; 肖湘生

摘要:目的 评价胸腺上皮肿瘤WHO各组织学亚型的CT特征,为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对84例穿刺或手术病理诊断为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低危胸腺瘤(A/AB/B1型)37例、高危胸腺瘤(B2/B3型)23例、胸腺癌(C型)24例。结果 胸腺癌易出现胸痛症状,与低危胸腺瘤及高危胸腺瘤相比极少伴发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所有的P〈0.05)。低危胸腺瘤较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更常表现为类圆形的形态(所有的P〈0.05);高危胸腺瘤、胸腺癌较低危胸腺瘤更常见肿块-肺界面(mass-pulmonary interface,MPI)增厚呈尖角或锯齿状、肿块-心脏大血管面(mass-cardiovascular inferface ,MCI)呈灌铸式及胸膜或心包结节状增厚(所有的P〈0.05);胸腺癌较高危胸腺瘤、低危胸腺瘤更易跨中线两侧生长及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所有的P〈0.05);胸腺癌较低危胸腺瘤更常见坏死灶、大血管的侵犯及胸腔或心包积液(所有的P〈0.05)。结论 类圆形的形态提示为低危胸腺瘤;肿块-肺界面增厚呈尖角或锯齿状、肿块-心脏大血管面呈灌铸式、心包或胸膜结节状增厚提示为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胸痛、不伴发重症肌无力、跨中线两侧生长、纵隔淋巴结肿大提示为胸腺癌。


关键字: 胸腺 胸腺上皮肿瘤 组织学分型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上一篇:肺内亚厘米磨玻璃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
下一篇:Madelung’s病的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