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肺内亚厘米磨玻璃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
作者: 李铭 [1] ; 高丰 [1] ; 郑向鹏 [1] ; 肖立 [2] ; 吕凡真 [3] ; 滑炎卿 [1]
摘要:目的 探讨<10 mm的肺部磨玻璃结节的CT表现,以提高对肺内亚厘米级磨玻璃结节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52例肺内亚厘米级磨玻璃结节的CT图像资料,根据病灶性质分为3组:良性组、浸润前组及腺癌组。观测病灶的大小、密度、病灶内实性成分的大小、空泡、分叶、毛刺、边界情况、胸膜凹陷征、病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经过病灶的血管类型。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病灶大小、病灶内实性成分、密度、胸膜凹陷、形状、边缘毛刺、分叶、空泡及边界清晰情况在良性组与腺癌类病变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56,P=0.870;t=-0.889,P=0.378;P=0.528;P=0.357;P=0.419;P=0.291;P=0.515;P=0.286;P=0.227);而在浸润前组和腺癌组间仅病灶的大小、密度及实性成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1,P=0.000;t=-4.23,P=0.000;P=0.000)。②病灶与血管的关系可分为3型:Ⅰ型,磨玻璃结节(GGN)与血管无关系或血管从GGN旁绕行,而未进入病灶内(8例);Ⅱ型,血管在GGN内走行如常,无增粗、变形等改变(31例);Ⅲ型,血管在GGN中走行扭曲、僵直、增粗或聚集等改变(13例)。3组不同性质的GGN与血管分型间相关(r=0.290,P=0.037)。③根据经过GGN的血管类型可分为3类:A类,仅有肺动脉;B类,仅有肺静脉;C类,肺动脉和肺静脉同时经过。经检验3组不同性质的GGN与经过病灶的血管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6)。结论 通过分析经过病灶的血管类型无明确诊断价值,而分析<10 mm磨玻璃结节病灶的一般形态学特征对其性质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有限,通过分析病灶与其邻近小血管的关系可为肺内亚厘米磨玻璃结节的诊断提供帮助。
关键字: 肺 磨玻璃结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