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2 > 10 >

3DTOFMRA分段采集技术在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 宁殿秀 [1] ; 王秀凤 [1] ; 孙博 [1] ; 孙美玉 [1] ; 董越 [1] ; 王绍武 [1] ; 刘爱连 [1] ; 郎志谨 [1] ; 宁頔 [2] ; 刘官馥 [3] ; 纪晓晨 [3]

摘要:目的探讨3DTOFMRA分段采集技术在脑血管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本院行磁共振3DTOFMRA分段采集技术的脑血管性疾病100例,使用GE1.5THDxt磁共振机,扫描参数:FOV20cm,层厚1.2mm,扫描范围3~4块,每块32层,重叠部分8mm,TR:minmLlm,TE:outofphase,反转角20。,图像参数选择主要包括磁转换(magnetizationtransfer,MT)。图像后处理使用GE4.4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组。结果100例患者中,发现颅内动脉瘤26例,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术后复查、烟雾病各5例,脑血管狭窄21例,38例脑血管未见异常。部分病例与其他影像学对比研究,诊断符合率为100%。3DTOFMRA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脑血管的空间解剖细节,可充分观察到脑动脉瘤的准确起源、瘤体大小、颈部宽窄及血管走向等情况,本组病例中所显示的最小动脉瘤直径约2.6mm,最大直径为28.9mm;同时,3DTOFMRA也可作为脑动脉瘤术后评价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观察术后电解可脱弹簧圈所在的位置和远端血管通畅情况等。三维图像对于脑动静脉畸形和烟雾病有良好显示效果。三维成像中,容积再现图像最佳。结论分段采集3DTOFMRA技术是在普通MRA基础上的改进,图像质量及诊断率较高,是一种无创性脑血管成像方法,在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和术前术后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字: 脑血管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上一篇: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正常前列腺纤维束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迭代重建技术对低管电压胸部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