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5 > 12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江名芳 [1] ; 牛广明 [2] ; 云强 [3] ; 高阳 [2] ; 石峰 [2]

摘要:目的 研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 PD患者31例和健康对照组34例行常规磁共振平扫和磁共振DTI检查,测量双侧黑质、红核、基底核及额叶白质的FA值和ADC值并计算双侧的平均值,病例组进行UPDRS、MoCA和HAMD抑郁评分,将各项得分与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D组黑质、壳核和额叶白质的FA值均低于对照组,PD组额叶白质的ADC值高于对照组,且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依照H-Y分级分组,黑质FA值和丘脑ADC值在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疾病进展,黑质FA值逐渐降低,丘脑ADC值逐渐升高;PD组根据ADL评分分组,苍白球的ADC值在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DL评分越高ADC值越高;PD组根据HAMD抑郁量表分组,壳核、尾状核及额叶白质ADC值在不同组别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HAMD得分越高ADC值也越高。PD组额叶白质FA值与ADL评分呈负相关(r=-0.498,P<0.05)。结论 磁共振DTI在PD诊断和发生机制研究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字: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上一篇:垂体微泌乳素瘤的MRI表现
下一篇:高分辨磁共振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