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1.5T 和3.0T 扩散加权成像在女性附件复杂肿块的应用比较
作者: 朱才松 [1,2] ; 罗全勇 [3] ; 姚伟武 [3] ; 杨军 [2] ; 杨静 [2] ; 邵康为 [2] ; 刘伟 [2] ; 陈海荣 [2] ; 袁立新 [2]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1.5T 和3.0T MR 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女性附件复杂肿块的信号特征和图像质量。方法103例手术病理证实女性附件复杂肿块进行常规的 MRI 和 DWI(b=0 s/mm2、400 s/mm2、600 s/mm2、800 s/mm2、1000 s/mm2)检查,其中1.5T MR 检查50例(良性31例,恶性19例),3.0T MR 检查53例(良性29例,恶性24例)。总结显示病变最佳的 b 值,分别比较1.5T 和3.0T MR 病变囊实性部分的 DWI 信号强度值(SI)、对比噪声比(CNR)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 b值为800 s/mm2是1.5T 及3.0T 最有利于显示病变及鉴别的 b 值。在所有 b 值的 DWI 上,3.0T 的病变囊实性成分 CNR 比1.5T要高(P 均=0.000),病变实性成分的 ADC 值在1.5T 与3.0T 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当 b 值为800 s/mm2时,病变实性成分的 SI 值以及囊性部分的 ADC 值在1.5T 与3.0T 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0T MR DWI 对诊断女性附件复杂肿块优于1.5T MR,b 值为800 s/mm2是它们的最佳 b 值。
关键字: 卵巢 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上一篇:磁共振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本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