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7 >

双指数模型 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 何杰 ; 张焱 ; 程敬亮 ; 胡瑛 ; 王岸飞

摘要:目的:探讨多 b 值双指数信号衰减模型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临床乳腺触诊或乳腺 X 线摄影、B 超检查发现肿块的患者行多 b 值双指数信号衰减模型的 DWI 检查(12个 b 值,分别为0、10、20、50、100、200、400、600、800、1000、1200、1500 s/mm2),其中良性肿块19例(24处病灶,良性组),恶性肿块38例(47处病灶,恶性组)。通过 Advantage Windows 4.5工作站测量病灶的慢速表观扩散系数(ADCslow )值、快速表观扩散系数(ADCfast )值及快速扩散成分所占比例(ffast ),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之间这些参数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良性组 ADCslow、ADCfast 及 ffast 值分别为(1.434±0.291)×10-3 mm2/s、(2.744±0.050)×10-3 mm2/s 及(0.677±0.130)%,恶性组 ADCslow、ADCfast 及 ffast 值分别为(0.614±0.196)×10-3 mm2/s、(2.692±0.068)×10-3 mm2/s 及(0.446±0.112)%。2组之间 ADCslow 和 ffast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Cfast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 b值双指数信号衰减模型的 DWI 可为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提供有价值的组织学参数(ADCslow 值及 ffast 值)。


关键字: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磁共振成像 双指数信号衰减


上一篇:肝ADC值及MR肝脾体积比值对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价值的比较
下一篇: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X线征象及病理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