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3 >

周围神经鞘瘤的MRI表现与其相关神经解剖分区的关系

作者: 张景 ; 沈思 ; 刘斯润

摘要:目的 分析周围神经鞘瘤MRI表现与其相关神经解剖分区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2例良性(2例多发),1例恶性,共21个病灶(n=21)。结果 6例(n=6)起源于外周主神经干(颈丛、臂丛、骶丛、股神经、腋神经)的良性神经鞘瘤表现为长椭圆形(n=6),肌肉萎缩征(n=1),“靶征”(n=1),而7例(n=15)起源于周围神经分支的神经鞘瘤多呈短椭圆形、梭形(n=13),均未见到肌肉萎缩征,T2WI显示“靶征”(n=14);本组病例中有9例T1WI显示脂肪包绕征,多为起源于周围神经主干的肿瘤,均可见受累神经“传入传出征”;除上述表现外病灶在MR上信号可不均质,偶有囊变,增强后“靶征”者花环样强化,其余病灶为斑片状不均匀中等或明显强化,1例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边界不清伴有骨质破坏。结论 周围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其周围神经的解剖分区特点对肿瘤的诊断有帮助,恶性可伴灶周水肿和骨质破坏。


关键字: 神经鞘瘤 周围 解剖学 磁共振成像


上一篇:婴幼儿期Sturge-Weber综合征脑部CT特点及漏诊分析
下一篇:CT测量椎小关节头尾侧趋向性变化在退行性腰椎滑脱诊断中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