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2 > 10 >

32O排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 叶贤旺 ; 黄求理 ; 任大卫 ; 潘宇宁 ; 张杰 ; 林云为

摘要: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4I)J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优势。方法对320排CT进行动态容积扫描的22例烟雾病患者图像进行减影、去骨,形成4D-CTA图像,其中5例患者CTA检查后进行了DSA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主治以上医师对5例患者的CTA及DSA图像分为9组41段进行评价打分,5分(血管显示清晰,管壁光整,不带骨质)、4分(血管显示清晰,管壁欠光整或带少许骨质)、3分(血管显示尚清晰,管壁不光整,带部分骨质,但尚可诊断)、2分(血管模糊,管壁不光整,带较多骨质,难以诊断)、1分(血管难以显示,带大量骨质)、0分(血管无显示或者闭塞)。用t检验比较动脉期4D-CTA和DSA显示9组41段血管有无差异。结果本组22例经4D-CTA检查均可明确诊断为烟雾病,其中5例患者4D-CTA与DSA显示血管情况相仿,2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性症状11例,缺血性症状11例;两侧颈内动脉末端均明显累及13例,以左侧累及为主5例,以右侧累及为主4例,椎-基底动脉狭窄5例,代偿性扩张9例,无明显改变8例;1例合并大脑后动脉P1段动脉瘤;检出脑膜中动脉和/或颈外动脉分支颞浅动脉侧支供血8例。结论320排4D-CTA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能替代DSA作为烟雾病确诊检查方法。


关键字: 脑 烟雾病 计算机体层成像 血管造影


上一篇:小脑半球1H—MRS在帕金森病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的应用
下一篇:妊高症致高灌注性脑病的MRI诊断